作者:关铭闻(执笔人:薄洁萍 王琎 齐芳 詹媛 刘文嘉)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一声巨响声震寰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依靠自己的力量,我国实现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60年后的今天,已经跻身全球创新版图重要一极的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迎来又一个关键时刻: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握筹布画。 知来路,启新程。 为未来中国之宏图,我们流星赶月、只争朝夕! 一、历史之路: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代科学? “李约瑟之问”不只是一个学术话题,更记录着近代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彼时,“洋”字遍地,洋枪洋炮、洋车洋船、洋火洋药……落后就要挨打,根子就在科技不强。 硝烟中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探索之路。 1.国营二二一厂:万仞之山由此始 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坐落着一座特殊的城——原子城。它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过去被称为“国营二二一厂”。 漫步小城,走过外墙斑驳的办公楼、厂房,看着已经褪色的红色标语,依然还能触摸到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 就是在那简陋的办公室、试验场,王淦昌和年轻的科研人员找到雷管突然爆炸的原因,解决爆轰试验中的关键问题; 就是用那老旧的球面机床,厂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车出第一颗氢弹弹头,核心部件制造迈出关键一步; 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一大批科学家、技术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在这里“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震碎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 “两弹一星”为什么能成功? 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这样总结:“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我们靠的是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有高度爱国心的科学家,又靠他们带出一批年轻的科学家……”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技事业发展。 1949年1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它的使命宏伟而朴素: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此后,“十二年科技规划”“十年科技规划”等相继出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探索形成。 那是物质上一穷二白的岁月,却挡不住海外学子的赤子之心:钱学森、赵忠尧等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来了,他们枕戈待旦、废寝忘食! 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 1958年,我国第一部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问世; 1973年,陈景润发表(1+2)的详细证明,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敢教日月换新天! 2.春天交响曲: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为科技事业发展扫去阴霾,奋斗的豪情洋溢在科学的春天里。 蒋新松,我国培养的第一代自动化专业大学生。1979年8月带队在日本东京参加首届国际人工智能研讨会时,他想购买一台机器人,却遭日本企业拒绝,理由是:“即使卖给你们,你们也不会用。” 打定主意自己干!蒋新松带领团队向前沿进军。研制“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潜深1000米的“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参与制定我国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战略规划……他一直拼搏到生命最后一刻。 在蒋新松开创的事业基础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龙一号”6000米级无人无缆深潜器等相继研发成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松公司”,成为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 回望历史,在跟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每一关键节点,党中央都为科技发展定向领航——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波才动万波随。 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量子物理专家潘建伟、粒子物理专家王贻芳、系统与控制科学专家郭雷、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追随前辈足迹,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纷纷回国,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到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从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机研发成功,到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投入使用;从中国科考船首次开启环球大洋科考,到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太空…… 爱因斯坦曾把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比作“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春天里的中国科技,谱就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着科学光辉的顶点 2024年7月19日,微软“蓝屏故障”波及全球,多国航空、铁路、金融等行业无法正常运转。在互联网领域自主布局的中国,却未被这场“全球性灾难”影响。香港《大公报》评论:“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将关键科技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类首次! 2021年的一天,一向稳重的蔡韬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走廊里跑了起来。实验室通知他:“出蓝色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成功了!这证明了“技术造物”新路线的可行性,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了科学基础。 全球首个! 2023年10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电光带宽达110GHz的纯硅调制器,在国际上首次把纯硅调制器带宽提高到100GHz以上。这一突破为高速、短距离数据中心和光通信的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对发展下一代数据中心意义重大。 世界首套! 2024年4月,地表最强“空气充电宝”在山东肥城并网发电成功。这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能将不稳定的电能转换成空气压力能和一部分热能存储,在国际上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性能最优、成本最低。 一份份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描绘出科技自立自强的足迹——2019年度的复杂机场高精度飞行校验技术及装备、海上大型搅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2020年度的纳米限域催化、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等项目;2023年度的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复兴号高速列车等项目…… 一项项大国重器,支撑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嫦娥六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带回月球背面样品1935.3克;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捕捉到最亮的伽马射线暴;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平稳运行…… 一组组亮眼数据,鼓舞着科技自立自强的豪气——截至2023年,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世界排名第一,国际专利申请世界排名第一,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世界排名第一…… 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向着科学光辉的顶点不断攀登! 二、思想之力:以彻底的理论开创科技新境 新时代的中国,重器铸成、赛道肇创、产业开辟,离不开背后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和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指引新时代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 2024年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八个坚持”,字字千钧。 1.万山磅礴看主峰: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着前进的科学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的科技事业,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屹立时代潮头观大势。 我们党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科技革命演变机理,提出“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完善顶层设计谋全局。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其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职能。 ——深化规律认识抓根本。 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明确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不断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党的领导,是确保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将科技创新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由之路。 从“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阔步行进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制度优势加速向科技竞争胜势转化。 2.奋楫逐浪天地宽: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 一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位列第12名,相较2010年上升了18位;在“创新投入”次级指数上排名第25位,在“创新产出”次级指数上排名第8位。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持续提升,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正逐步被克服。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阐明了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深刻道理。 每一个奠基之举落子坚定,每一项长远之策意蕴深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8个方面30个领域谋划思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部署任务……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非对称”策略在前沿领域加快“换道超车”;面向经济主战场,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瓶颈;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大资源环境、人口健康等民生领域科技投入和研发攻关……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逻辑被打通。 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探索“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的机制、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氛围愈发浓厚。来华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评价:中国的科研环境越来越好,选择的天平不断向这里倾斜! 3.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放眼寰宇,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一语指明科技创新发展的人间正道。 与一些国家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迥然有别,国际环境越复杂,中国越是敞开胸怀、打开大门: 天宫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科学合作提供新平台;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园区;积极参与地球观测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新征程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挑战,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重大科学领域建设新赛场、共谋新未来。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 三、未来之途:提供一幅正确的世界图景 建设科技强国,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 极宏观、极微观、极综合——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和最前沿。 建成科技强国,我们应当向何处发力? 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建成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5个基本要素。 列宁曾言:科学的目的是提供一幅正确的世界图景。 未来之途,我们当铆足干劲再出发,以科技之光照亮世界! 1.从源头和底层解决 基础研究之重要,有一言恰如其分,那便是李政道的洞彻:“没有今天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这是不可违背的科学规律。” 回望历史,当“比热、潜热”等“奇怪”的词语从化学家布莱克口中蹦出,瓦特如获至宝——热力学基本理论取得突破,蒸汽机因之改良,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幕。 指针轻摆,法拉第心如擂鼓,10年沉寂终有回响,电磁感应定律被发现!发电机由之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 从外太空凝眸地球,得益于相对论;核电站提供清洁能源,脱胎自质能方程……基础学科领域的突破,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撰文直言:“我国基础研究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数学,是基础科学中的基础。“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数学必须名列前茅,而中国数学还未达‘独创’之境界!”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如是判断。 化学研究在开辟新方向、创立新学说、提出新理论等方面也较为缺乏。 天文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学者主导的论文影响力偏弱…… 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未搞清楚,关键核心技术必然受制于人。 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未来网络、深海空天……我们需要在更多基础研究领域“无中生有”、实现“从0到1”;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我们亟待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补齐创新“短板”。 “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吴文俊院士当年的叩问,依然值得今日之基础学科研究者共勉! 2.集聚要素和资源 一个比例,殊为关键——25%! 若一国之重大科学成果超过同期世界总数的25%,即为世界科学中心。 据日本学者统计,16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过5次转移:自意大利移至英国,法国接棒后再转至德国,此后的20世纪,美国产出的重要科技成果占世界60%以上。 是什么决定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由是,我们可以如此描摹世界科学中心的样貌: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日增月益,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如日中天。 相形之下,中国还有哪些不足?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我国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维度,与科技强国相比,差距虽在缩小,却也不容小觑。 斯坦福大学团队2022年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美国78014人,占近40%,中国7795人——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 极目世界,审视自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们必须增强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把创新人才培养和团聚得更多一些。 以需求为牵引,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虹吸”全球一流人才。 ——将原始创新策源地打造得更实一些。 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地区等重要区域,坐拥优越地理区位、良好产业基础、优良创新环境,应瞄准科技创新的世界先进水平,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 ——让科技合作的朋友圈变得更大一些。 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向全球广发“英雄帖”,让创新思维向中国汇聚、智慧火花于中国迸发。 “我一直认为科学应为人类福利服务,在中国,我看到了这样做的可能和现实……”70年前,李约瑟的老友、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到访中国时曾预言,中国还会对科学发展作出与西方比肩的贡献。这景象,已近在眼前! 3.以制度赋能创新 有研究者曾对20世纪科技论文趋势进行数据统计,结论耐人寻味:百余年间,单独作者的论文比例由80%骤减到20%,更多的文章来自多个作者的合作努力。尤其是大型科研团队兴起后,论文作者的规模甚至可达数百人、数千人之巨。 这一变化折射出一个现实:现代科技创新,需要有人才规模,需要有系统机制,需要长时间、成建制、有计划的支持! 中国如何驾驭这个趋势? 依靠制度改革,依靠创新生态托举。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更加完善,但对标世界科技强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消除企业家投身创新事业的后顾之忧? 如何进一步优化科研人员的薪酬结构和绩效评价,使创新者各得其所? 如何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 ——向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宣战!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鼓励研究者突破常规,挣脱以往的研究范式、跳出传统的思维习惯,需要容忍在科学问题上的“异端学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 ——向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亮剑!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船到中流浪更急,我们激流勇进! 四、创新之基:用文化托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沉思历史之跌宕、前瞻世界之竞逐,科技创新必生成于思想理念的飞跃,科技强国必立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有力。 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溯源中华民族“亘古亘今”的历程,传承中华民族“日新又新”的精神; 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积聚力量; 培育创新文化,需要以文化泽润制度,让创新源泉充分奔流,让无数创新创业者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并驱争先! 1.有根可寻:让文化传统滋养创新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至今,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强韧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惟系一个“新”字:“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创新基因蕴藉于我们的思想成果。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勾勒出中华文明在赓续中变革、在传承中创新的宏大意象;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取象类比、巧传求故,是哲学思想,也是科学方法。 创新基因贯穿于我们的知识体系。《齐民要术》开中国农学之先河,《本草纲目》集传统药学之大成,《天工开物》汇生产技术之精华……传统农、医、天、算系统化知识的形成,无不是持续创新的结果。 创新基因凝结于我们的技术发明。造纸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载体,印刷术肇始了文化传播新路径,火药在欧洲“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促成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之进程! 观文化创造,河汉灿烂;看技术创新,物象万千。 百余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的创新基因越发鲜明展现在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中—— “革弊创新”的思路,内化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设计;“生生之谓易”的精神,激励着科技攻关的实践;“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智慧,涵养优良学风……科技的狂飙突进,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人文精神的灌注、伦理道德的规范。 源头既清、波澜自阔,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必将成为亘古连今的一江活水! 2.有本可立:让时代精神指引创新 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的先进政治力量;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科学真理。 建成科技强国何以壮志可图? 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创新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力量支撑、开辟了高远的思想空间。 当一个时代的思想与实践抵达新境,创新势成必然! ——中国理念,新! 从“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等号召深入人心,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命题破解思想之困,再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论断解答发展之问……有中国理念正本清源,才有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中国方案,优! 当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当资源危机成为人类最大威胁,秉持新发展理念的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新兴产业万木葳蕤,未来产业竹吐新梢……这是创新文化落实于实践的生动写照。 ——中国力量,强! 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世界上最长的桥梁、最快的铁路、最繁忙的港口,有多少勇于挑战也勇于应战、敢于有梦也敢于圆梦的时代新人;科技发展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程中,有多少破解“卡脖子”的勇士……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的中国人汇流成海! 立根铸魂、葱蔚洇润,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势必为激活科技潜能提供无尽滋养! 3.有章可循:让文化浸润制度激励创新 文化浸润,令制度有力。 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义利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积淀,助力科技创新合作成为“一带一路”的闪亮名片; 中国社会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集体主义精神,为新型举国体制注入价值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愈益彰显;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传,中国人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勇气更加坚定,为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注入澎湃动能…… 制度规范,助理念落地。 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 对重大科研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和“赛马”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万千求索者的创新精神被激发; 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等群体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扎实开展,科普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全社会“科学的精神气质”氤氲浓郁…… 以文化制、以制促治,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定能让我们的制度优势开华结实! 站在今天看历史,很难想象中国是从近代的落后中走来。 回到历史看今天,谁能想到这是古老民族的光辉未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清朝官僚正在洋洋自得于“宁可求全关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中国有识之士正在痛哭“羞甚苍生四百兆”;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涌,新中国正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程。今天,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启,英国《经济学人》刊文称:从植物生物学、人工智能到超导物理学等领域,中国均处于研究前沿,“已经成为科学超级大国”。 是的,这个“其命维新”的民族,正处于创新时代!